北京化工研究院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北京化工研究院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一、公开陈述

2023年,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化院)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抓手,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凝心聚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2项,“VD21关键技术”获中国石化技术发明一等奖,“医用防护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长江经济带石化场地污染治理技术”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MOF分离膜分子传递通道研究”获中国化工学会基础前瞻研究一等奖;“一种多管程乙烯裂解炉”技术获第24届中国专利银奖,“采用油吸收分离炼厂干气的方法”获石化联合会专利金奖。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安全环保健康科研环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文化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有效工作,展现出良好社会责任。

本报告全面真实地反映了2023年北化院在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安全生产、文化传承、社会公益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报告所述内容及相关数据均真实可信。

二、基本情况

北化院1958年6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可以追溯到由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博士于1922年在天津塘沽成立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曾隶属化学工业部,是中国最早从事石油化工综合性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1998年整体进入中国石化。2021年在“科改示范行动”中实施“公司制”改革,成立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企业。

经过66年的积淀与发展,北京化工研究院在乙烯技术、催化科学与工程、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有机与精细化工、化工环保、医卫材料、高分子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在氢能、太阳能、工程塑料、光电材料、智能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基础前瞻新领域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拥有“原料-催化剂-工艺-产品-分析表征-加工应用-绿色资源化利用”完整创新研发链条,开发了一系列国内外领先或先进水平的技术和产品,涵盖石油化工催化剂、助剂、添加剂和油田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以及合成纤维,涉及能源、健康、交通、农业、生态等应用领域。

北化院现设11个职能部门、14个科研部所、4个专业中心、1个天津项目指挥部,拥有通州和天津两大科学试验基地、1个直属分院(燕山分院)、3家子公司和4家挂牌分院。一院多地间交通便利、功能分配合理、科研体系完备、科研装备先进,构成“一院四地”协同发展格局。

三、报告内容

1.科技创新责任。围绕国家需求,加快技术攻关,积极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国家战略攻关任务取得新突破,中国石化重大项目再添新业绩,“十条龙”攻关取得显著成效,基础前瞻新领域研究布局加大,全年共承担科研课题512项。积极支撑主业发展,推进技术迭代,将新技术新产品转化为企业竞争硬实力,成套技术加快在企业转化实施,催化剂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产销研用”深化合作互惠共赢,同时不断探索成果转化新路径,全年共推广成套技术26台套,为企业实施技术服务、技术交流与培训3199次、16346人天,分析样品超万个。围绕科技创新,增强竞争优势,科研支撑与保障工作全面加强,重点科研平台加速建设,知识产权与科研创新深度融合,国内外“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智能研究院建设稳步推进。举办“化工新材料高质量发展学术报告会”13位院士与120余位专家、科研人员共商化工新材料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2.绿色低碳发展责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低碳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以绿色化学原则为指引,发展绿色化工,聚焦原料绿色化、催化剂绿色化、反应工程绿色化、能源绿色化、产品绿色化及资源化利用等,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科技创新全过程,力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最优协调,达到原子经济性和零排放。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点专项研发工作,加快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技术开发,构建低碳约束下的沿江炼化企业废水近零排放新技术和固碳评价体系,清洁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应用取得重大成效,降碳固碳技术助力碳达峰取得重要进展,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有力支撑了循环经济发展。化工环保技术助力“无废集团”建设,积极服务企业绿色发展,分别向10余家企业提供污水治理、场地治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技术服务深化绿色研究院建设,严守环保底线,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科研全过程,获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绿色企业A级单位

3.安全环保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持续完善HSE管理体系,健全制度、落实职责、加强“三基”,各项指标体系安全受控、有效运行。认真落实HSE综合检查和各类专项隐患排查,监督建设工程“三同时”,审核实验过程三废处理,规范现场标识管理,科研过程安全风险持续降低。危险化学品实现全生命周期监管,承包商和直接作业实施多元化管控。职工健康管理体系更加完备,安全培训更加深入,全员安全环保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加强。

4.文化传承责任。大力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践行科学家精神。开展老领导、老员工视频采访,结合其自身经历,回顾我国石油化工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大成果、重点人物。以溯源、建设、成长、改革、发展、创新为主题梳理建院以来在我国石化发展过程中的珍贵资料,帮助广大干部员工更好了解北化院在推动石油化工发展历程中所做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勉励大家守正创新,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向着实现世界领先化工材料研究院的目标不断努力。

5.社会公益责任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示范引领作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做好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敬老零距离”“科普公益讲座进社区”等品牌志愿服务,全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近300小时。积极参与和平街社区“十大志愿服务项目”8名青年走进社区面向居民、青少年开展科普讲座。以“科技报国 立志成才”为主题举办“公众开放日”,邀请来自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一14班的15名学生,走进科研一线,开展科普实践,近距离感受科研魅力,了解石油化工知识,感悟科学家精神。积极参与中国石化“一滴油的奇妙旅行”科普展,青年科研人员登上科普讲台,开展科普讲座,助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四、未来展望

2024北化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传承石油精神、石化传统,深入践行科学家精神,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信息来源: 
2024-06-07